大赛背景
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一个可交互和沉浸式的虚拟世界,并使用户能够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进行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现实包括VR、AR、MR三种表现形式,是构建“web3”和“元宇宙”的核心技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着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党领导的科技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激发广大青少年创新创造热情,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技能。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文件精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联合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决定举办青少年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赛。大赛本着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扩大虚拟现实等相关前沿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树立品牌,整合资源,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大赛简介
青少年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赛,是一项运用信息技术,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虚拟现实科学普及、引领科技创新的素质教育实践、培养青少年的创意能力的赛事。
大赛设立了虚拟现实创意设计挑战赛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挑战赛两大项目,参赛学生需利用虚拟现实创作相关知识及软件工具,围绕特定主题,创作符合竞赛要求的作品。
赛事介绍
(一)参赛对象
1.参赛组别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专职高组4个组别。
2.同校内学生可自发组成队伍,队员数量为1至3人,每支队伍最多可有1名指导老师,多名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重复。指导老师作为责任人,有责任监督竞赛期间财产、人身安全保护,指导参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参赛学生顺利完成比赛。
(二)比赛内容
大赛设立了虚拟现实内容创意设计挑战赛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挑战赛两大项目,各团队可自行选择参赛项目。每组选手限参加一个挑战赛,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
(三)赛区设置
2024青少年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赛为区域赛,设北京、上海、南昌、青岛四个赛区。
竞赛内容
大赛设虚拟现实创意设计挑战赛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挑战赛两类项目。
(一)虚拟现实创意设计挑战赛
1.参赛要求
虚拟现实创意设计挑战赛主要考察参赛者的创新思维,重视作品的创意策划,致力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参赛作品仅为设计方案,内容制作与运行不作要求,但设计方案需具备可行性,在作品原创的前提下,参赛者可以使用AIGC等创新技术和工具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创作效率,并提供AIGC及其他辅助工具用于什么环节、使用方法(例如提示文本、输入素材、配置参数等)、对应环节效果等。
2.参赛流程
(1)报名
参赛人员需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选择参赛赛项,填写参赛人员信息。参赛人员需根据竞赛主题完成相关作品,并按照要求上传作品。
(2)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者需根据挑战赛主题进行内容创意设计,并提交以下内容:创意方案、讲解视频、作品效果图(1—3张)、构思阶段产出的草图或过程稿(1—5张)。
(3)现场评比
入围的参赛团队须按照大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现场评比,评比分为现场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现场展示及说明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 2-5 分钟。答辩内容为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作品特色等,并由专家进行现场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作品答辩成绩。
3.评审标准
本赛项倡导各参赛队伍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将团队创意充分地讲解出来。为确保每一组参赛作品均为原创设计,除了最终呈现的作品外,参赛者提交的相关材料将供评委对于设计的专业性和原创性进行评估。
(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挑战赛
1.参赛要求
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挑战赛主要考察参赛者的创作能力和虚拟现实制作工具的使用,重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与运行效果。要求作品具备基本的程序交互能力,能够在虚拟现实设备上进行沉浸式浏览,不具备交互能力的三维模型作品不符合要求。
2.参赛流程
(1)报名
参赛人员需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选择参赛赛项,填写参赛人员信息。参赛人员需根据竞赛主题完成相关作品,并按照要求上传作品。
(2)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者需根据挑战赛主题进行各环节内容制作,从初步设计、3D模型制作、交互设计及后期处理到最终测试完成所有环节需要有过程文件产出并提交,具体提交内容如下:讲解视频,作品源文件(fbx或exe文件),内容设计说明(包含脚本设计、交互设计、情景设计、交互设计),3D物体、角色、场景等模型源文件,交互实现编程源文件,后期音频文件,测试报告等。
(3)现场评比
入围的参赛团队须按照大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现场评比,评比分为现场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现场展示及说明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 2-5 分钟。答辩内容为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作品特色等,并由专家进行现场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作品答辩成绩。
3.评审标准
本赛项注重创意落地,倡导各团队齐心协力将想法制作成为实际作品并进行操作展示。为确保每一组参赛作品均为原创设计,除了最终呈现的作品外,参赛者提交的相关材料将供评委对于设计的专业性和原创性进行评估。
奖项设置
1.虚拟现实创意设计挑战赛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挑战赛两大项目均按照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专职高组分别进行评比。
2.各赛区选拔须严格遵守本届大赛的奖项评比原则,并按照成绩排名,各项目各组别最多10个奖项且不超过本赛区参赛总人数的30%,其中每个赛区各项目各组别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若干名。
3.优秀指导教师奖:根据各赛区组织比赛情况,获得一、二、三等奖队伍的指导老师均可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4.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作品由大赛组委会发放证书和奖牌。
5.大赛获奖结果将于大赛网站公布。
大赛组委会
组委会职责:
组委会作为大赛最高领导机构,须建立健全的相关部门或小组,加强对各部门或小组的各项工作管理,并建立组委会机制,做到组委会工作有据可依。
组委会主席:
马惠敏(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黄华(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刘诗雅(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主任)
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为本次大赛的指导机构,负责对大赛的赛事、评审等工作进行整体指导。同时,应为大赛明确定位及发展方向,以保证竞赛的水准和质量,实现人才培养。
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涌天(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裁判委员会:
裁判委员会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合规合法的原则,开展赛事评分、执裁等工作。
评分、执裁等重要环节应建立随机抽选机制,担任大赛的裁判员,由组委会从评委信息库中随机抽选。
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并处理参赛者的投诉、情况反映等工作,对裁判委员会(组)被投诉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投诉者反馈意见或处理决定。
查红彬(北京大学教授)
姜志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大赛秘书处:
大赛秘书处负责赛事活动相关的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协调参赛者、指导教师做好赛前、赛中、赛后的各项相关工作;协调赛事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并妥善处理,及时将赛前、赛中、赛后的各类信息报至组委会;承担承上启下、对内对外协调、文件收发、综合管理及宣传推广等工作。
知识产权声明
大赛组委会鼓励并倡导技术创新及技术开源,尊重参赛队伍的知识产权。参赛队伍比赛中开发的所有知识产权均归所在队伍所有,组委会不参与处理队伍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参赛队伍须妥善处理本队内部及其他身份的成员之间对知识产权的所有关系。
回避范围及方式
1.回避范围
回避是指评审专家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相关作品评审的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结合竞赛活动实际,如果评审专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是参赛选手的近亲属;
(2)与参赛选手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3)担任过参赛选手的辅导老师、指导老师的;
(4)与参赛选手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
2.回避方式
回避方式有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两种:
(1)自行回避
评审专家自行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说明回避的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评审专家在大赛评审过程中,发现有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没有自行提出回避的,大赛组委会应当决定其回避。评审专家自行回避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2)申请回避
参赛选手及评审专家要求其他评审专家参与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异议处理机制
1. 青少年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赛接受社会的监督,大赛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2.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青少年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赛的参赛选手、参赛单位及其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比赛成绩等持有异议的,应当在成绩公布之日起10日内向大赛组委会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3.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4. 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将异议材料直接提交评审组织或者评审专家;专家收到异议材料的,应当及时转交大赛组委会,不得提交评审组织讨论和转发其他评审专家。
5. 大赛组委会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异议,应予受理。
6. 为维护异议者的合法权益,大赛组委会、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参与异议调查、处理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异议者的身份予以保密;确实需要公开的,应当事前征求异议者的意见。
7. 涉及参赛选手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比赛成绩的真实性等内容的异议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协调,由有关指导老师协助。参赛选手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组委会审核。必要时,组委会可以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涉及参赛选手及其排序的异议由指导单位或者指导老师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大赛组委会审核。参赛选手接到异议材料后,在异议通知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该项目不认可其比赛成绩。
8. 异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承认异议内容;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异议。
9. 异议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认可其比赛成绩;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直接参加下一年度比赛。
10. 大赛组委会应当向专家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参赛选手。
主办单位免责声明
1.未经主办单位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本赛事名义开展的活动均属假冒、侵权。
2.大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确保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参赛材料费、器材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不得通过面向参赛学生组织与竞赛相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或组织学生参赛的学校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3.所有参赛作品,均须为参赛团队原创,不能存在任何侵犯第三方权利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办单位对此不承担责任。
4.请参与大赛人员妥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如现金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参赛设备等),避免丢失或损坏,主办单位对此不承担责任。
5.参加本次大赛以学校为单位的,学校为其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个人报名参加,家长为其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6.参赛期间,参赛队伍的交通、食宿等费用需自理。
其他
1.关于大赛规则的任何补充、修订,将在大赛官网(http://vr3c.csig.org.cn)上发布。
2.比赛期间,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青少年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赛组委会或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讨论决定。
3.主办单位和大赛组委会对规则中未说明及有争议的事项拥有最终解释权、补充权和决定权。